鳳陽花鼓與顫音吹法 [發表日期:2004/1/20]


花舌本是笛子的吹奏法之一種,以舌頭在口裡急速上下抖動形成。在鳳陽花鼓一曲中,第十一小節以後:「得…飄飄飄一飄」「得…飄飄飄一飄」「得…飄」「得…飄」「得…飄得飄飄一得」「飄飄飄一飄」,「得」的音,在歌唱時是用花舌方式演唱。口琴吹奏時通常也用花舌方式吹奏,只是有時為求變化及部分吹奏者不喜用花舌或不善用花舌,也可以用顫音方式吹奏。

  顫音,任何樂器都聽得到,她的記號是tr,吹法一般是與其音階的高一個音急速交替出現,以描述顫抖或喧嘩的感覺。但口琴因為Do,Mi,Sol是吹音(長調),Re,Fa,La,Si是吸音,要相鄰音急速交替順暢連續,只有La,Si兩音做得到。因而初級班教學課程中,通常均授以與相鄰音的同吹或同吸的音交替吹出,只求其類似表現就行了。例如Do的顫音,就與其相鄰的吹音Mi交替吹出。Re的顫音就與其相鄰的吸音Fa音交替出現是。這種吹法常被批評不合樂理要求,是口琴的一個缺點。尤其Sol音的相鄰音是高音Do,兩者相差兩個全音又一個半音,距離實在過遠,不只不妥,感覺也不對。

  中級班以上為求貼近樂理要求,我們運用幾種技巧達到顫音的效果:

第一種方法:口含單孔,售頭在口裡急速前後抽動,以一吹一吸表現要求之本音。例如Do的顫音是與RE急速交替出現。Re是與MI急促交替出現。Fa是與Sol急促交替出現是。這種方法用在音符不長,一拍以內的演奏效果還好。

第二種方法:只用在Sol的顫音,不吹原來手持口琴的SolLa,而是找一把正在吹奏口琴的調子低一個全音調子的口琴來吹「LaSi」交替表現。因為低一個全音的La,Si,就相當於所吹奏口琴的Sol,La,效果最好。

第三種方法:最難,是找一把正在使用口琴的高一個全音和高半個音的口琴來,使用升高半音的持琴法,與正在使用的手持口琴交互轉換演奏。例如所持口琴是G調,就另找一把A調來,同樣吹各調的Sol,就變成SolLa的交互顫音。如果是MI的顫音,就要用G#調交互轉換,就能表現出MiFa兩音的效果。

  口琴本身有吹吸音的區分,好處是不會用氣不足,但缺點是連音受限,顫音演出需要急促的相鄰音連續交互出現,表現困難。利用上述方法,可以克服一些急速連音之不足。鳳陽花鼓此段演奏只有一個Sol音需要顫音,這些方可以使樂曲表現得美妙。

 


 

 

3BACK 5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