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孔單音吹法 [發表日期:2004/1/29]

 

口琴的種類很多,技巧很多,吹法也不少。以複音口琴而言,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單孔吹法、多孔吹法、低音伴奏法、高音伴奏法、高半音吹法、手震音、爵士卡爾奏法、曼陀鈴吹法、交響伴奏法、三度和音、八度和音、五度和音、分析伴奏、小提琴奏法等等。如果而細分,震音還可以有手震音、舌震音。舌震音還因使用方法不同,分為有左右搖動震音、上下搖動震音與前後搖動震音。手震音還有上方手震音與下方手震音之別。

  上面的技巧除小提琴音色吹法外,都還只是入門技術。如果為提昇音色美化,另外還有頓音技巧、連音技巧、跳音技巧、高半音連音等的技法。

  林林總總有十多個技法,還不包括特殊複音口琴的吹法。例如小調吹法、花舌吹法等。

  看了這麼多花招,初學者可能已給嚇呆了──要到那年那月才學得完!

  其實先不要緊張,其中最重要的,應該只有一個技巧,就是多孔吹法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個吹法是所有吹法的基礎,沒學好的話,其他的技術不僅沒用,連音階都五音不全。更不用談音色的美化了。

有人或許以為我危言聳聽,言過其實。不過,先別質疑。大家先想想,如果光會單音吹法,可能會打高低音伴奏嗎?會五度、八度、交響伴奏嗎?分析伴奏吹法、音色的控制更別提了。

那麼,怎麼才能把多孔吹法吹好?不要以為把舌頭放在低音部位置,順著音階吹吸就可以吹出美妙的音色。而是要弄清礎你到底含在口中的孔有多少音,用舌頭堵住的多少音。換句話說,你含的孔的多少,對於音準跟吹出的音色都有關係。

拿起口琴,先要明白一把口琴簧片的排列方式,通常是一音置外、一音置內的。簧片在外的是吸音、在內的是吹音,很少有吹音或吸音並排的(有例外,日本有一種合奏用口琴的la si二音並列,還有,特殊口琴大都是全為吹音或吸音的,當然全部在內或在外)。我們談的是一般的複音口琴,這是固定的排列法。而在口琴吹奏時,吹音用吸的或吸音用吹的原則上不出聲(例外,如用很大力氣可以使他出聲,但音高已變,這是民謠口琴over blue over drow的效果,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。)既然如此,吹音的兩旁音是吸音,在吹時不會出聲;吸音的兩旁音是吹音,吸氣時也不出聲。因此,如果你含了要出聲的音在中央,另外又含了兩旁各一音,這也是多孔單音。也就是含了三孔吹一個音,吹出的效果比單含一個孔出聲來的來得柔和飽滿。

如果你多孔含法運用自如,也可以變為含兩個孔吹奏,含得準的話,依口琴排列的特性,可以變為do remi fa sol la si do、高音re mifa sol兩孔一含不移動;而低音部do sila solfa mire do也一樣不移動吹吸可平順奏出二音。

多孔含法是口含多孔,只有所須要的音出聲而言。所以其中必有舌頭蓋住的音。原則上含五孔蓋住二音或三音就好了,除非有必要,否則儘量不要只用一個音出聲。不過這是初學同學的毛病,因為大都是用一個簧片出聲,出來的音弄不好會走音,所以最好能改變一下。

總之,多孔單音吹法是口琴吹奏的基礎,儘量避免只用單孔出聲,用二孔或三孔出聲比單孔的效果好,口形的共鳴較佳;可以加快音階移動的速度。初學的同學切記把它練好。

2002520

 


 

 

3BACK 5TOP